近日,从上海大学肿瘤精准靶向研究中心主任王艳丽教授处获传出信息,她带领的课题组开发了一种新型肿瘤细胞核靶向纳米荧光探针(GTTN),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通过精准控制探针的物理化学性质,利用肿瘤组织的特性,实现精准特异靶向肿瘤组织细胞核,却不能跨过正常组织细胞膜,不进入正常组织细胞,打破了肿瘤靶向率低的瓶颈,使肿瘤的早期诊断、精准诊疗成为可能,推向临床应用后,将大大降低肿瘤的死亡率和复发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GTTN可高效快速靶向肿瘤细胞核,将肿瘤靶向率提高到50%以上,实现了单细胞水平上精准识别跟踪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情况。GTTN具有灵敏的肿瘤细胞核特异靶向性能,不需要额外的生物配体修饰,在体内可以特异地从肿瘤细胞膜进入细胞,直接靶向肿瘤组织细胞核;而不进入正常组织细胞,正常组织内摄取率极低。因此,GTTN具有普适性、灵敏性和精准性,广泛适用于多种肿瘤类型,可以在早期阶段识别检测肿瘤病灶区域,并跟踪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专家指出,高效精准靶向一直是临床上的巨大挑战,基于实体瘤的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EPR)的传统靶向机制仅有约5%的靶向率。王艳丽教授课题组研发的新型肿瘤细胞核靶向纳米荧光探针(GTTN)通过一种新的细胞膜通透性靶向机制(CMPT)打破了这一局限。
“健康中国行动”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我国高发地区重点癌种早诊率要达到55%及以上并持续提高,基本实现癌症高危人群定期参加防癌体检。研究表明,GTTN生物相容性好、荧光强、智能靶向肿瘤区域,非常适用于肿瘤特异性成像和治疗,为肿瘤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受访对象供图
如今,王艳丽博士带领团队正在逐步推进临床转化,加快实现肿瘤靶向荧光试剂盒(用于判断手术后的切缘)和肿瘤靶向荧光显像剂(用于手术中肿瘤组织界面的快速识别)的临床应用转化步伐。目前,她们已经完成GTTN对离体人肝癌组织的界面分析实验,发现GTTN有效区分正常肝组织和肝癌组织,下一步将开展毒理学评价和临床实验。
王艳丽博士介绍说,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她们在加速靶向纳米荧光探针产业转化的同时,还将同步深入推进靶向纳米药物设计及配套医疗仪器的研发与临床应用转化,开发具有特异性靶向的高效靶向纳米药物,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与特异性靶向荧光探针配套医疗仪器。“我们希望能从体外到体内,从精准诊断到精准诊疗一体化,再到全自动智能精准诊疗逐步推进,填补国际、国内空白,实现肿瘤诊疗一体化的突破性进展。”(梁长玉 张狮驼 尹学兵)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道里区织密疫情防控安全网 “九小场所”检查实现全覆盖2021/02/09
- 姐妹情深!娄艺潇邓家佳相伴过年 一起贴脸看烟花2021/02/18
- 国际足联主席:新版世俱杯将成为全世界最好的俱乐部赛2020/12/10
-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 “小”城市打造志愿
- 张庆伟:持续提升管理保护质量和水平 努力
- 哈尔滨市建立经营业户诚信管理机制 3次违
- @高考生!多所驻庆高校招生计划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间大庆天气“和风阵雨” 最高气温29
- 大庆孤儿保障再升级 最新政策走在全国前列
- 哈尔滨机场第二通道 迎宾路高架桥施工忙
- 首批"提速办"事项清单公布 失业登记3个工作
- 2021别样春节图鉴:仪式感足、春节档火、宅经济热
- 智能测温7.53亿人次 特殊数字看特别春运
- 聚焦春节主题 多地数字人民币试点添年味
- 教育部强调儿童入托入学须查验预防接种证
- 冰冻三尺!严寒天气致美31人死亡 数百万人无电可用
- 欧盟居民2019年人均产生半吨城市垃圾
- 罗马尼亚开学以来上千师生感染新冠病毒
- 应对疫情 南非一酒店用机器人当礼宾员